向望的路,二十六歲。
從2016年開始,我把自己的臉書個人動態閉鎖,取而代之的是在深夜先發文,邀請大家在底下留言祝壽,避免造成貼文洗版或私訊量暴增,創意滿點的朋友們總是能讓我驚豔連連。但活動進入第四年後,我決定將其劃下句點,並進行一個有趣的社會學式的實驗:
「如果我將生日個資隱藏,使系統不再提醒,那麼來訊說『生日快樂』的人還會有多少?」
這不是要故意挑釁你各位,而是想知道,我們的生活到底被社群網站綁架到什麼程度?又,尖銳點問,當今社會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是否已經被演算法欺騙了?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在今日(2/21)得到,我就先暗藏心裡了,或者,各位猜得到。
-
我在過去的幾年間,都曾在生日這天書寫文章,回顧自己的年歲,也期許自己的未來。
持續在高等教育的殿堂裡,貌似沒有終點的摸索,也曾懷疑所做抉擇,但至少,在不斷挑戰跨越科際界線的偽斜槓學習中,我到現在,仍不後悔。
在自己的二十五歲邁入結尾之際,我所愛的阿嬤離開我們,成為老家牆上的一張相片,微笑看著我們。不再有機會坐在旁邊看著她盹龜(tuh-ku),我會想念她,也謝謝她。
身為基督宗教徒,理性與感性的並用、神學與經驗的互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希望填補我群他群的裂縫與鴻溝,用自己所自認為擅長的文字,傳遞和解、愛與釘根本土的信息。
謝謝我在一路上遇見的夥伴們的扶持與鼓勵,無論是家人、同學、契友、兄姊、牧長、摯友,容忍我幼稚且屁孩的言行。但某報貼文還是會繼續出現在各位的臉書動態上的,請放心。
-
想分享一首歌曲,謝銘祐的《路》,送給二十六歲的自己。
2月21日,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訂定的「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按照往例,我想用自己的母語摘錄一段《聖經》經文,作為結尾:
Sìn sī tùi só͘ ǹg-bāng ê sū ū pá-ak,tùi bô khòaⁿ-kìⁿ ê sū ōe-tàng khéng-tēng.信是對所向望的事有把握,對無看見的事會當肯定。— 聖經.希伯來書十一:1 —(現代臺語譯本漢羅版)
-
寫著想著,再度超過自己預定的完稿時限,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日文」,但也就這樣吧。
就像謝銘祐這首《路》所唱的,有光、無光,在沒有記號的地圖中,應當一步一步向前,存著盼望。
-
Su-Hong
2021.02.21 23:59
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