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之處.雜寫



 其實,對比前陣子那種沒來由的沉重感,我此刻的心情意外地輕鬆。

 和好友們去了趟京都,到處走走看看熟悉或陌生的景色,還久違地見到一直想念著的貓紅牧師和師母,連困擾已久的腸胃脹氣都暫時解消,唯一的遺憾就是無法拜訪正暫停營運的京アニショップ買東西。

  回國後也終於開始打著鍵盤、翻著文獻,以蝸牛滑行的速度東湊西扯地書寫研究所推甄用的研究計畫,頭腦能在停擺這麼長時間的狀態下,像久未啟動的齒輪答答答地重新運轉起來,連自己都覺得驚訝。



 今天下午,決定跑一趟茉莉二手書店尋寶,希望對卡關的備審能有些幫助。在公車上,我半發呆似地望著街景,耳邊傳來稍嫌大聲的談論。

 原來是兩位中年阿伯阿姨不知道從什麼事情聊到了公職人員年金改革的議題,我不以為意,但耳朵是沒辦法關起來的,也只能任憑聽起來越來越激動的聲音侵入腦中。

 此時,坐在博愛座的另一位中年阿姨站起來理論,有點氣急敗壞地為著自己的年金辯護。偷瞄車上的其他乘客反應,有些眉頭深鎖閉目養神,有些則好奇地偷看著,我則是事不關己地坐下繼續望著車窗外的風景。



 到站廣播響起,我起身那剎那,感覺背後似乎有東西卡住,反倒一股往下拉的阻力,然後只聽見清脆的「啪」 ,接著是東西掉到地上的「框啷」聲。我低頭一看,不假思索地拾起,下車。

 這個木製十字架鑰匙圈,貌似是國中時買的,因為樣式很簡單、樸素,我一直把它掛在歷代的後背包上。但這次,恐怕使命是結束了,右翼完全被折斷不見蹤影、扣環的部分也消失,我把它放在手心上拍照,感謝它一路以來的陪伴。



 這種突如其來的斷裂,總覺得,也蠻符合人生的。每次的斷點,似乎都讓人摸不清頭緒,但卻又能在其中尋得一絲脈絡。

 我書寫的文章,絕大部分是為著紀錄自己思考的脈絡與內容,從來就沒有什麼連貫且明確的主軸,非常地破碎。但會使用公共平台,是因為公開就會有讀者,不知道能從中獲得什麼激盪或回饋,單純為了這種趣味的理由。

 尤其是剛從日本回來,走在路上、搭著公車、望著景色,很明顯感到不同,但卻總覺得有著某種近似感,這種場域與慣習的失調,一時之間說不清楚,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理論可以說明,嗯...布赫迪厄(Bourdien)?  



 昨晚觀賞了京都動畫的長篇作品〈莉茲與青鳥〉(リズと青い鳥),便思考著,片中主角們的轉折,呈現出細微情感的變化,我竟然能夠深刻地體會得到,可怕的高敏感體質。找機會來嘗試寫個微心得好了。

 『リズと青い鳥』ロングPV
 
 『莉茲與青鳥』中文版預告

 我與自己、與人們、與空間、與信仰,或者與社會之間,任何連結都有斷點的可能,但斷點不只是斷裂,更是成為跨界的開始,以及啟程的開始。

 有太多從未想過的事情成為自己生命中的經歷,但上主依然在。在下一個斷裂之處,會是什麼呢?



 Suhong
 台灣.台中.西屯菁埔仔
 2019.09.11 22:2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