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書挑戰之六|聆聽時代的變奏



 前情提要:好友顥兄指名我完成一項任務,每天放出一本書的封面照,為期一周。雖然我已經打破「連續」的遊戲規則,而且毫無頻率,但所幸得蒙顥兄諒解與鼓勵,即將完成七篇的貼書挑戰。 

早期在民族主義的史觀下,對於「日據」時期的一切,講述者大多數採取仇視與醜化的態度;到了解嚴後,對於「日治」時期所帶來的現代性與文明,則出現了各種歌功頌德的論調。這兩種極端,讓過去臺灣的歷史研究充滿了對立與衝突,至今仍在歷史教育中屢屢引起波瀾爭端。

若我們能拋開意識形態,聆聽曾經活在日本時代的人,他們所經歷的生活經驗、青春記憶,是否能稍微撇除前述的這些成見,更貼近那個時代的真實?
陳凱雯(譯序),大谷 渡(おおだ わたる),《聆聽時代的變奏:跨越兩個時代的臺灣人》,2019,遠足文化,p.21-22。

 我有些苦惱,因為不敢亂寫看到一半的書,但望向書架上的書,幾乎每本都夾著書籤,所以我也很懊悔自己過去到底在幹嘛,歲月不饒人,卻一事無成。

 是的,這本書紀錄的就是歲月不饒人的故事。



 臺灣歷經了不同的殖民政權統治,其中仍可見證但卻逐漸凋零的世代,就是所謂的「日語世代」,我自己的內公、內嬤就是受過日本教育的一份子,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嬤數鈔票時,口中竟喃喃著奇怪的聲音,然後用我聽不懂的話進行加減乘除的計算過程,稍長大後,我才知道她說的是日文。

 書中十多位口述歷史長輩,背景多元不一,以所謂的「漢人」為主體,有「本土」的,也有「外省」的,最特別的是作者花費好幾個章節在梳理幾位戰前、戰後於中華民國國軍工作的軍人與看護助手,他們與日本的關係非常密切,不僅赴日軍校受訓,更實地經歷過戰爭的混亂以及戰後的文化衝擊。

 坊間有種論述說,臺灣「光復」後是靠「外省」籍專業人員帶來穩定與技術,否則臺灣無法建立工業化基礎事業,也就無法造就經濟起飛。但這本書完全打破這種說法,光從受訪人的背景簡歷來看,舉凡農業、工業、醫療、商業、教育等訓練,都是在日殖時代接受相當精實的養成並投入社會職場做出貢獻,因此臺灣本地的專業技術人員是非常厚實的存在,而非「民智未開」。

 但不變的是身為臺灣人的悲哀,日殖時期受限殖民地人民身分,再優秀也無法往上爬,總是有看不見的天花板擋住了;然而, 「光復」後以為能夠「共享祖國的榮耀」,卻不僅背負「前日本皇民」的原罪,更被貼上「本省人」的標籤,在各層面上仍然是二等公民。



 大谷教授也提醒讀者,這些日語世代的人們,歷經劇烈的大時代變遷與斷裂,也在生命中產生矛盾與羈絆,因此我們必須要「多面向且謹慎地注視留在他們心中的點滴印痕」,才能夠了解他們所思所想。可是,這輩卻被戰後逐漸崛起興盛的「祖國」日本遺忘,也隱沒在臺灣長期以黨國控制的意識洪流當中。

 不過看在某些人眼中就叫做「媚日」、「皇民遺毒」了,而且各種大加撻伐。然而,這群人卻沒想到隨國民黨政權撤退來臺的「外省」族群,對「想像中的中國」的感情,不也是如此嗎?我們的歷史教育是否有呈現出這些不同的生命面貌?或者只是化約成扁平化的名詞、年份與考試選項?甚至,更糟的是變成政客操弄的棋子或口號?

 大谷教授也感嘆,面對逐漸凋零的日語世代,其人生脈絡與日本文化的關聯,對臺、日社會都具有相當珍貴的意義,這樣的史料蒐集絕對刻不容緩,卻很少人投入研究行列之中,爬梳出有血有肉的現代史,實為可惜。

 我曾與好友林兄於深夜時分,在京都宇治教會溫暖的客房黃燈下,談到這本書的故事以及親人的生命史,他說這是「時代的悲劇」,人人都被迫捲入,有很相近的經歷,也就不難理解他們豐富卻衝突的思緒。

 這些故事不能被遺忘,這是真實的生命見證,也是臺灣本地所深深刻劃的點滴,我們後人有絕對的責任,找回這些變奏曲,繼續述說下去。



 Su-Hong
 於臺灣.台中西屯.菁埔仔
 2019.10.21 15:29

留言